章節連結
離開了寧安橋,前往布洛灣台地,其實很多人都會忽略這裡,這裡是除了<天祥晶華>之外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飯店<立德布洛灣山月村>,這是一個很原住民風味的飯店,喜歡大自然那你一定不能錯過它,同時下面是布洛灣管理站,裡面有360度圓形劇場,有機會要去走走.

布洛灣台地 – 有沒有很像國X人壽的LOGO,
離開 布洛灣台地 前往靳珩公園,
靳珩橋原是圓孔水泥橋,造型相當優美,可惜於民國86年8月29日安珀颱風來襲,山洪爆發將靳珩橋沖毀。靳珩公園為魯丹溪及立霧溪交會處的高地,最高點上立有一尖柱狀之公路局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,以茲紀念中橫公路施工期間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。近處有數棵巨大的茄苳樹,樹姿優美,值得欣賞。

<私密景點>在 靳珩公園向對面望下看,有沒有看到什麼?
沒錯是<印地安人頭像>,有沒有很像,之前在長春祠也有一個,
不過下巴被水沖掉了,已經認不太出來了,

離開靳珩公園,在前往 燕子口 的路上,
有一個可以臨停看錐麓古道的好位置,

在對面的山壁上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條路徑,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,更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,原路徑只有30公分,僅容得下併合的雙腳。
民國6年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,將小徑拓寬至1.5公尺,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;壯丁們以繩索綑綁腰際,自斷崖頂垂懸而下,以鑿洞埋設炸藥,可見當年開鑿之艱辛危險。 在這裡你還可以看見大自然的奇蹟,台灣,在哪呢?

沒錯就在天上,首先感謝估狗大神,之前沒拍到的景也可以拚出來的,
岩壁圍出來的範圍像不像一個台灣呢?
接下來就是路過知名的燕子口,不過不適合停車會造成塞車,
你可以跟我一樣騎腳踏車,

燕子口中間隔著一條立霧溪和中橫公路相對,兩岸的大理石峭壁上分布著許許多多形狀不 同的洞穴,燕子就利用這些天然形成的洞穴中築巢而居,一到了春夏之交常常有燕子成群穿梭, 造成「百燕鳴谷」的奇特景觀,

因此稱為燕子口,是馳名中外的風景。但是隨著中橫的開通,過 多的遊客干擾早已將這些燕子嚇走,如今只有偶爾還有幾隻穿梭在附近,獨留下岩壁上的洞內奇觀。

離開 燕子口,會路過新舊流芳橋,

站在橋西端兩層的觀景平台上,可欣賞太魯閣峽谷,向東望去,左右兩岸山壁矗立,遠處是聳立的高山,溪流一路奔騰而下;與燕子口、九曲洞所看到的峽谷景觀,視覺感受迥然不同,竟神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標誌高山深谷的意象。

離開 新舊流芳橋 , 前往慈母橋,

慈母橋東側橋頭建有「慈母亭」,是先總統蔣中正為紀念母親王太夫人所建,而橋中段旁的青蛙石上有「蘭亭」,看似青蛙頭上戴著皇冠,這是經國先生為紀念其母所建。
當然還有一種說法,當時的風水師建議 經國先生 ,要鎮住這隻 青蛙 精,必須在上面蓋一個 蘭亭 來鎮壓,不然工程不會順利,參考啦~這張圖有沒有青蛙精要出世的感覺︿︿

離開 慈母橋,前往合流露營區,除了飯店外,你唯一可以露營的地方,

附近迴谷幽靜雲樹低迷,石奇木美,共有11個營位,水、電、衛浴等設備齊全,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唯一的露營區。露營區早年是木材集散場,退輔會森林開發處(今已更名林務局)昔日曾在立霧溪南岸的研海林道伐木,木材以索道送至此,然後再沿中橫公路外送。伐木停止後,太魯閣國家公園將此地規劃成露營區。
<私密景點> 綠水步道 2000 公尺,綠水-合流,

有走過這樣的步道嗎?中途有一段還是隧道,
沒走過那一定要走看看,

綠水步道原是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,合歡越嶺古道,距今約三百年前,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定居立霧溪沿岸時,依靠部落間的社路相互聯繫。
日本發動的太魯閣戰役,就是沿著社路攻打太魯閣族人,太魯閣戰役之後,日人繼續清理道路並在沿線紛紛設置軍警駐在所、教育所,以達到操控太魯閣地區的目的。
1927年太魯閣峽獲選為台灣八景之一,1932年花蓮港廳與台中州分別著手合歡越道路踏查,1935年2月從花蓮港廳至台中州霧社路段終於暢通,此路線改稱為合歡越嶺道路。
其中從合流到綠水這段古道,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整修為綠水步道,保留了大部分古道的路跡。